在我們保護的老樹不遠處,有另一棵沒那麼老也沒那麼大的老樹,同樣被我們列入保護範圍,或許是那時為了護樹,我們勇猛跟大飯店纏鬥,村裡很多人都知道,不敢惹我們,長期以來,沒有人來動這幾棵樹與這塊地,直到最近聖誕節又跨年的,觀光客暴增,駕駛越野車的歐洲觀光客在沙漠橫行無阻,留下垃圾污染了純淨沙丘與樹。
我跟貝桑說,我們得做點什麼,或許是在這一帶種更多樹,也或許可以想想如何善加利用,讓這塊地明顯是有人使用的狀態,才能讓外地觀光客不在此為所欲為。
而一塊在沙丘群裡,有著兩三棵老樹的地,可以做什麼營運呢?
想來想去,也真的只有經營帳篷區一途。
近來遊客需求改變,帳篷遠比飯店受歡迎,四哥也因投資黑帳篷而成功致富,我們也會安排客人住帳篷。但,老樹在的位置非常偏僻遙遠,經營成本高,不利於營業。然而正因為地處偏遠,沙丘景致格外純淨、瑰麗而原始,那樣的寂靜無聲,是有力道的,是有重量的,讓人聽見靈魂深處的呢喃,讓樹梢鳥鳴化作清脆鈴聲。
我很清楚自己有多麼不在主流旅遊業的思維與狀態,我常隔著距離看著遊客在沙漠的來去,只覺事不關己,我知道旅遊市場的廣告在推銷什麼樣的沙漠旅遊服務,販賣什麼樣的沙漠意象,但那不是我所信奉的那一套價值,我甚至無法體會那樣單薄淺層的沙漠行程有什麼好玩的?所以,我也玩不來、賣不了那一套。
經營帳篷區是貝桑長期以來的夢想,即便知道這是目前最能發大財的產業,我都沒有太大意願,因為我的夢想就不是賺錢呀,而是能在自己於沙漠的旅遊服務裡,不忘對人與土地的愛。當然,我跟貝桑的夢想並非無法合併,但礙於男性至上傳統勢必將我排除在經營權力核心之外,貝桑重感情、沒金錢觀念、家族包袱沈重,加上四哥貪婪、狡猾又善於商業經營,若我跟貝桑苦心經營一座帳篷區,很可能在客源尚不足時,便落入四哥之手,而貝桑太愛家族也太崇拜四哥了,只會將一切拱手讓人。
照片上,是我們那棵不算太老的老樹,我很喜歡這棵樹,若有天,我們在這一帶做什麼,我只想對這樹做最低限度的修剪與整理,或許在地上鋪毯子坐墊,或許掛上盪鞦韆,讓人可以「走進一棵樹裡」,休息,納涼,享受沙漠生命奇蹟的庇蔭,這是一種撒哈拉所能提供的奢華。
只要錢砸得夠多,想要多豪華的設備,都不是難事。然而再多的錢,都買不到一棵古老野樹在撒哈拉所能架起的生命網絡。
這才是我信奉的價值,是支持我走到今日的內在力量,也是為什麼我離可以迅速發大財的主流市場那麼遠的原因之一。
我問自己,有沒有可能在老樹一帶,經營一座具有理念、不忘初衷又能讓貝桑感覺自己有事業的帳篷區?
老實說,變數太大,貝桑性格軟弱、能力不足與家族傳統包袱等疑慮太多,這個地點確實不利於商業經營,再者,我跟貝桑都不夠懂得市場行銷,目前的深度導覽已經讓我們推得很辛苦,客源向來不足,也沒有真的讓貝桑因夠多肯定而建立內在自信,加上四哥完美符合世俗「成功」的定義,若我們的帳篷如深度導覽這般客源稀少,會讓貝桑更挫折,這是我不願意見到的。